常规负载(如离心泵):单次启动时间通常设定为 10-30 秒(可通过参数调整),超过此时间后,装置会判定 “启动超时”,自动切断输出并报故障,避免晶闸管长期承受大电流。
重载启动(如球磨机、破碎机):允许延长至 60 秒,但需满足 “启动时间每增加 10 秒,下次启动间隔时间增加 50%” 的附加条件,例如 60 秒启动后,间隔时间从 3 分钟延长至 4.5 分钟。
冷态间隔:装置处于常温(≤40℃)时,首次启动后的间隔时间较短(如 2-3 分钟),此时散热系统只需处理单次启动的热量。
热态间隔:连续启动后,装置整体温度升高(如 50℃以上),间隔时间需按 “累计启动次数” 阶梯式延长:
第 1 次启动后:间隔 3 分钟;
第 2 次启动后:间隔 5 分钟;
第 3 次启动后:间隔 8 分钟;
累计启动 4 次后:强制冷却 15 分钟,且 1 小时内累计启动次数不超过 5 次。
1 小时内:累计启动次数≤6 次(含冷态启动),且最后一次启动后需强制冷却 20 分钟;
24 小时内:累计启动次数≤30 次,超过后装置锁定,需手动复位或等待次日自动解锁;
特殊工况:如电机堵转后重启,因堵转电流是额定电流的 6-8 倍,会单独计数(1 次堵转启动相当于 3 次常规启动),限制更严格。
轻载启动(如空载风机,启动电流≤2 倍额定电流):启动时间短(≤15 秒),发热量小,间隔时间可缩短 20%(如从 3 分钟减至 2.4 分钟),1 小时累计次数可放宽至 8 次;
重载启动(如满载破碎机,启动电流≥4 倍额定电流):启动时间长(≥30 秒),间隔时间需延长 50%(如从 3 分钟增至 4.5 分钟),1 小时累计次数降至 4 次。
高温环境(≥40℃):间隔时间自动延长 30%,累计次数减少 20%(如 1 小时内从 6 次减至 5 次);
低温环境(≤0℃):散热效率提升,间隔时间可缩短 10%-20%,但为避免器件因温度骤升产生热应力,启动次数仍保持基础限制。
新器件:1 小时内最大启动次数 6 次;
轻度老化(运行 3 年):降至 5 次,间隔时间延长 10%;
中度老化(运行 5 年):降至 4 次,间隔时间延长 20%;
重度老化:锁定装置,提示更换晶闸管模块。
预警提示:累计启动次数达 80% 上限时(如 1 小时内已启动 5 次),装置发出声光预警(如黄色指示灯闪烁),提醒操作人员控制启动频率;
软限制:达到次数限制后,装置拒绝启动并显示 “启动次数超限”,但允许通过密码解锁 1 次(用于紧急工况,如水泵急停后重启);
硬限制:解锁后再次超限或出现器件过热(结温≥120℃),装置强制闭锁,仅能通过冷却至安全温度后自动复位,或断电重启;
连锁保护:若电机存在过载、堵转等故障,限制逻辑会与电机保护联动,即使未达次数上限,也禁止启动,避免 “带病启动” 扩大损坏。
水泵 / 风机(轻载、频繁启动):1 小时内允许 6 次启动,间隔 3 分钟,适应工况调节需求;
压缩机 / 破碎机(重载、启动时间长):1 小时内允许 3 次启动,间隔 8 分钟,重点保护晶闸管;
紧急备用电机(如消防水泵):支持 “15 分钟内 3 次紧急启动”(间隔缩短至 2 分钟),但启动后需强制检修,避免器件隐性损伤。